文教设施
结城市民信息中心
结城市民信息中心的设计宗旨在于振兴城市繁荣。我们把信息中心比作网络服务器,让它起到连接、聚集、流通各种各样的“东西”或“事物”的作用。如何以“服务器”为核心,来激活城市各地的运作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方向。我们答案便是:将服务器的存在理由–激发人们充满希望的描绘未来,具象化在信息中心内的各种配置与功能上
此中心的宽广而向外伸张的屋顶,可视作“服务器”的“头像”。它基本覆盖了信息中心建筑用地的整个区域。我们也旨在将它作为城市的坐标,赋予它等同于整个城市的潜在力量。为了更方便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收集与交换,我们在屋顶下设置了活动广场及多个大厅入口。一旦走入其中,你便会明白,在这里是发现与被发现的惊喜跃动,来访的人们自身也化作此中心收集的信息之一。一言概之,为信息交流而建成的设施,同样也被人们所交流。
【建筑信息】矢祭町立矢祭小学
由于该小学是城乡合并后町内唯一的小学,我们考虑将其创建成“孩童的小镇”。这里不仅是孩子们也是城镇居民的聚集所;是当地人们记忆中的母校又是能量与活力源泉。
我们将教学楼采用统一高度的一排房式建筑外观,与背景的远山交相辉映。并将楼体主轴面东,孩子们每天都能够迎着朝阳上学。我们把连接体育馆与教学楼的必经之路称为“朝阳之路,”把途中用来解决高度差而设立的大台阶叫做“杜鹃花舞台这个呈立体几何式结构的“孩童的小镇”全部由当地原产木材建成。朝阳之路以南为学校专有区,以北则作为协同社区的共有空间来满足当地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清晨,载着城镇各地孩子们的巴士汇聚于校门前;夜晚,学校又在当地居民集会的日子里为大家点亮灯火。
【建筑信息】安城市图书信息馆・安佛雷
安城市距离名古屋约30分钟车程,是日本七夕三大名地之一。考虑到建筑用地面对着举行七夕节仪式的主干道,把七夕节装饰保持原貌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设计是根本采用不同颜色方格的“市松图案”。虽然市松图案目前成为了日本传统的设计,但是它并不起源于日本,它从西方国家进入到中国,在16世纪左右被引入到日本。将市松图案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展开,最后诞生了在市松图案的墙体上,玻璃立方体按照市松排列突出的设计方案。也就是说将平面构成的二维元素拓展到三维空间的意思。因为这个设计是被七夕节装饰激发出的灵感,所以它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项目。
通过它来展现日本传统设计的迷人魅力,是该建筑的使命。建筑本身也象征着知识·信息的汇集,同时也具有着开创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收发信息的新篇章的意义。事实上,在建成此信息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来访的人数就已超过了100万余人。
【建筑信息】
野々市市文化交流中心设施·万花镜
石川県野々市市位于日本北陆地区古都—金泽市的西南方。许多年轻人居住在这个城市,它还经常在《最适合居住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此设施的图书馆与市民学习中心在构成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将一个整体连贯的空间作为图书馆的开放阅览区,并在其周围设置了演播室。人们可以自由来往于这个阅览区与馆内各处。另外,我们将设计重点放在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上,打造了这个毫无既视感的空间。
设施爱称万花镜源于Kaleidoscope一词。我们旨在它能够在映射出知识 · 信息的积累储备与到访人们身影的同时,放大人文丰富性。它一直矗立在那里,让人不禁转身前往。每一次到访都会有新发现。根据季节变迁、朝晨暮色的更迭,它的表情亦随之不同,格外唯美。图书馆,是记录生命万象的存在。
【建筑信息】下妻市立下妻中学
下妻中学位于下妻市市中心,它与砂沼湖(茨城百景之一)相临,从学校正门的东方还能远眺到紫峰筑波山。如何彰显出它的存在感成为了我们设计的主题。
首先,我们强调以面向筑波山为主轴,通过清水混凝土深度不一的堆叠,突出三层教学楼的凹凸层次感。继而实现了正门-砂沼-筑波山的轴线构成。其次,我们在教学楼入口上方架建了折叠板形的大屋顶来打造其独特面孔。这样不仅能为上学的孩子遮风挡雨,同时还与现有的体育馆形成了一体化的设计。另外,我们还采用无梁空心式楼板,在保证耐久性的同时,既能减少对内部电路设备的干涉,又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楼板的高度,使得实际空间更加宽阔。
下妻中学与一般的学校相比,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量略多,旨在衬托出它厚重而坚实的灵魂。
【建筑信息】鉾田市立鉾田南小学
这是茨城县鉾田市中心部的7所小学规划整合后新设立的小学。它位于市中心附近的丘陵地带,主道路通过学校的北侧。道路和占地有大约12~20米的高度差,小学从东南面到西南面均被被森林所环绕。
根据建筑用地地理情况,我们在相对平坦的地方建造教学楼和操场,把有沼泽的地方改设为蓄水池。接临北侧道路高度差最小的地方作出学入口来尽量解决坡度的问题。我们还
将人行道和停车场建在学校外围,这样既保证了校内良好环境又提高了对外界的防范性与安全性。
在教学楼内部,1、2层呈竖井状打通,中心部设置有学习交流中心,以便全校儿童都可以集中在此学习交流。阳光透过高窗泄下,通过木质栅栏扩散到的教室里的各个角落。
在教学楼外壁,覆盖有镂空的不锈钢面,展现出随风起舞丝带般轻盈感受。它在映衬着周围森林与蓝天的同时,更起着既能遮蔽直射阳光又能自然通风的实际作用。
日立市立花山认定幼儿园
建筑用地位于一座面朝大海山势平缓的大山腰处,周边曾经是一片住宅区。给生活在被诸山环绕的孩子们创造一个依山而建的儿童之家是本项目的设计理念。
我们将呈L型的新园舍环绕在现有东南园庭的周围。西侧设有0~2岁的儿童室、玄关及办公室;北侧设有3~5岁的儿童室与游戏室。每一个儿童室均备有各自的屋顶,使得整体来看仿佛一座山间村落。西侧的低龄儿童房为方形屋顶,较大孩子们的房间则为双坡顶,我们还架设了一面统一的屋顶贯穿这两种屋顶的下方,连接成一条檐廊。儿童室前方的檐廊部分铺设有宽幅分别为1間(日本的计量单位,1間≒2米)的走道和日式缘侧,檐廊屋顶一直延伸在外,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屋檐下空间。我们旨在让孩子们上下学时或是在庭园游玩时都能够如同身处昔日的农家一般,通过缘侧进进出出。
新园舍主体为木结构,并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抗震功能分散设置开来。我们借此设计打消了在面向庭院的屋檐下方设置支柱或墙面的必要,继而打造出山区民家宅院般的建筑式样。
【建筑信息】Librio行桥(行桥市图书馆综合设施) Twist&Stack
位于北九州市东南约25公里处的行桥市,人口约有7万人,作为北九州市近郊的住宅区发展至今。“行桥”这个名字是由城乡合并改造前的原行事村的 “行”字,与原大桥村的 “桥”字二字组合而成。
Librio行桥是一个以市图书馆为核心,同时具备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与托儿所相关配套功能的综合设施。 它在通过图书馆提高吸客能力的同时,还作为激发市中心活力的起点,将“活泼”与“安宁”等不同感受共享给到访的人们。
这个拥有扭转立方体外观的建筑,不仅实现了对此建筑用地不规则形状的有效利用,更是体现了我们在此地的历史背景之上重叠崭新未来的设计理念。
【建筑信息】砺波市立砺波图书馆 巨大屋面下的“一居室”图书馆
这是一座位于日本富山县砺波市的公共图书馆。 我们为这个图书馆架设了一个大型平缓的屋面,将当地传统建筑 “AZUMADACHI ”进行了现代版诠释。 在这个大屋顶下是一个整体而连续的空间。
天花板的柔缓坡度设计,让人们在对知识的世界保持敬畏之心的同时,亦能在静谧的书海里感受心灵的安宁。
我们还将砺波市花郁金香的鲜艳色彩融入馆内,实现了让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享乐于这个”巨大屋面下‘一居室’图书馆”的构想。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而砺波图书馆的完备设施更是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这种可能的心仪场所。
【建筑信息】日立市立日高小学 立方体学校Ⅳ
现有教学楼位于场地南侧,操场则在北侧。我们面临的课题是 :在维持现有校舍运作的同时建造新教学楼,同时不打扰到北侧毗邻居民们的正常生活。还有一条追加条件是体育馆与泳池必须保证能够继续使用。
我们将新教学楼设计成不同以往的以南北方向为纵轴的矩形形状。它在具有建筑占地面积较小、内部移动距离短、外墙面积小等优点的反面,必须要确保不朝南教室的天然采光及室内通风。我们通过设置两个中庭来克服该缺点,最终实现了矩形教学楼的建筑设计。
原则上,教学楼的结构由墙体和楼板构成。我们的墙体是由内含扁平柱的抗震墙;楼板是内含扁平梁的中空楼板。外周墙面与垂直墙面是一个个面独立的墙体,视线可以一眼望穿至中庭。我们将自己意图的表达保留到最小,让结构自身成形出其建筑的骨骼。
【建筑信息】日立市立中里小中学 画在里河沿岸的弧线
日立市是跨国电机制造集团日立制作所(HITACHI)的发祥地。在面朝太平洋的日立市内,与市区相距甚远的中里地区位于翻越市内山地后的另一侧。
这所学校极为特殊。分属各处的小学与中学在本案中被整合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此外,学校还可以从全市各地进行招生。即便处于拥有17万多人口的日立市内,这里仍然是一所每个年级定额10人左右的小规模特色学校。
我们将新校舍设置在建校用地南侧,并将其设计成一个沿着里河河岸的大弧形。身处教学楼内看弧形外围的景色时,会随着所处位置的不同风景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弧形内侧则将校园环拥而起,仿佛张开双臂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中里地区处在与山林触手可及的地方,附近还流淌着清澈的小溪。周围树林的多彩葱茏、草木婆娑、流水潺潺,让人无时不刻都能感受到四季的辗转变迁与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我们将这些自然元素融入校园建设中,运用了与周围风景相协调的木结构作为校舍的基本结构。